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

婆媳之間

上星期幾個朋友聚在一起喝下午茶聊八卦。席間,小玲抱怨的提及和老公吵了一架,大家當然關心的詢問是怎麼回事?

帶著氣憤不平的口氣,小玲訴說著事情始末:
母親節,小玲提醒老公記得打電話回台灣給婆婆祝她母親節快樂。
沒想到老公回她:「已經打過了!」
小玲驚訝的說:「怎麼沒讓我知道?我也要跟妳媽媽說幾句祝福的話呀!」
「我怎麼知道你也想講,那你再打過去不就好了!」老公不置可否的回應著。
就這樣,小玲氣得半死,和老公冷戰了好幾天不說話。

我們這群婆婆媽媽聽了,當然是各有各的想法,但不外乎二種反應:
1.小玲老公太不懂事了,怎麼忽略了小玲,但男人本來就比不上女人細心,就原諒他算了。
2.小玲別為這種事和老公吵,乾脆就自己打通電話跟婆婆問好。

我在一旁越聽越覺得疑惑,開口問小玲:「有這麼嚴重嗎?我老公每回打電話回家,都是他一個人和媽媽聊,我也從來沒接過話筒呀!」

不以為然的小玲斜看了我一眼,回說:「這是該有的禮貌呀,婆婆生日我也都會說聲【媽咪,生日快樂!】」

沒錯,小玲是個幹練的女強人,在與朋友的相處中,該有的禮尚往來從不馬虎。但是,聽到她說這句話,我一整個人覺得突兀且無法理解,忍不住脫口說出:

「一句【媽咪,母親節快樂!】有這麼重要嗎?如果你這麼重視傳統的禮俗規矩,那你怎麼敢在過年時不陪老公回婆家?(不是待在娘家就是刻意安排旅遊)」

「這是我們這些結婚十幾二十年的媳婦都不敢如此做的事(因為有違傳統,怕被公婆罵。),而妳結婚不到幾年卻敢這麼大剌剌的進行。若你都不在意公婆的感受,為何還要在意這嘴皮子上的功夫?你覺得你婆婆吃你這套嗎?」

我這烏鴉嘴藏不住話,相信這也是朋友少的原因之一,反正我不在意,覺得人就該真誠面對,無法說真心話的朋友,不要也罷!於是這幾天,心頭就一直繞著婆媳之間在思考著。

聽過太多故事和朋友們的親身經驗,惡婆婆和壞媳婦的比例好像也不相上下。連清官都難斷的家務事,糾結成一團團的是是非非,混亂的因果關係是外人難以理解和評斷的。所以我不會去討論誰對誰錯,只想知道為何會造成這難解的結?而我們該如何去避免?


從小玲的例子我看到了:

晚婚的小玲並不認為自己的婚姻非得和婆家有甚麼連結,她不想委屈自己,也不想撕破臉,反正就禮貌性的各過各的,互不相干即可。
婆婆看不慣小玲回婆家一副高傲的客人模樣,一家人聚在客廳聊得開心時,小玲總是窩在房間不願參與。既然不在意這個家,也就把小玲當外人看,客氣中帶著生疏。

小玲享受著不被干涉的家庭生活,但也經常向老公抱怨婆家的人對待她太過冷漠。
婆婆刻意將兒子拉開說悄悄話抱怨小玲,家族的聚會小玲像是空氣一般沒有存在感。

婆媳之間,夾了個左右為難的兒子,像處在冰庫中冷得無法忍受,卻又擔心隨時會火山爆發。


常在想,婆媳之間就像是天平一樣,兒子就是那個維持著平衡的支撐點。如果婆媳等重,兒子輕鬆地在中間就能保持著平衡。當媳婦受委屈(婆婆氣勢大時較重),兒子只要向媳婦靠攏點,安慰安慰也就沒事。媳婦惹婆婆不高興,由兒子出面對媽媽美言幾句,事情也會大事化小。

最怕的就是婆媳一方有人過度自我中心,只希望別人聽她的,配合她的想法和做法,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,這樣這個天平就會嚴重的失衡,即使那個支撐點想要試圖維持平衡,也終究有其極限。結果呢?夾在中間的兒子(老公)兩面不是人,被臭罵之後,只好選擇消極的面對或是放棄。

看過強勢的婆婆虐待媳婦,也聽過精明的媳婦欺負老人家,但圓滿的婆媳關係也不是沒見過。既然中間的那個男人都是彼此所深愛著的,為何不能愛屋及烏的將愛延伸過去,將心比心的對待彼此呢?

以前有個朋友向我抱怨,結婚時公婆是如何做得不周到,害她父母覺得沒面子,所以一輩子都嚥不下這口氣。

而我總是拿我的例子勸她:

老公和我結婚時公公極力反對,最後我們只能很委屈的在法院公證結婚,沒有喜餅、沒有喜宴更沒有白紗禮服,像是偷偷摸摸結婚似的。

你有婚禮、有喜餅、有喜宴,一個女孩家想要有的婚禮都齊全了,卻只為那一點點小事,不願意原諒生養妳老公的公婆?

我甚麼都沒有,該是最有資格恨公公一輩子吧?但我的真心原諒和放下,讓老公不會左右為難,也更願意感謝我為他的付出,把我當掌上明珠般的疼愛。

請問這樣不是更好的結局嗎?我都做得到,你難到做不到嗎?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讀者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