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

為孩子立界線讀書心得─教導界線的障礙 (四 )

忽視和爆發

美君自認「耐心」是她的美德之一,她能夠平息別人的問題,懂得從大處著眼,耐心的等候改變和結果。然而,這種美德經常在她教養五歲大的女兒玲玲上受到考驗。玲玲天生就是個性很強的女孩,在商店裡她會大聲地重複要求買玩具和冰淇淋,美君認為只要不去理會她的行為,她就會自動停止。事實不然,每次她們出去買東西,玲玲都會用更大的聲音要求,更令人尷尬。

終於有一天,美君有個朋友也剛好在店裡買東西,當她目睹玲玲的行為,她對美君說:「我的天,你女兒真是無所不用其極!」

美君覺得很受屈辱,進車子時玲玲又吵著要吃餅乾。頓時,美君再也受不了了,她歇斯底里的大罵,耐性全消失了。玲玲被母親突如其來的大吼大叫給嚇哭了,美君覺得既內疚又無力。



美君不知道她對玲玲採取了「忽視和爆發」的做法,她用不適當的容忍希望女兒的不良行為自動消失,沒想到反而變本加厲。而同時美君的憤怒情緒持續高漲,她一直忍著不說的事實,就在一次大發雷霆中爆發出來嚇壞女兒玲玲。


這種「不一致」頗為常見,根源於認定「壞事會自行解決」的信念。 (小孩長大後就會懂事了)可惜,世界不是如此運轉的,我們不會用這種方式處理身上傷口的發炎,也不會這樣看待天花板的漏水。一般而言,如果問題不去處理只會更糟而不是更好。


孩子也是一樣,他們沒有內在的煞車器,來阻止過分的要求和不適當的行為。他們需要父母作外在的界線、指正、限制,並執行後果,直到外在的界線成為孩子內在的約束為止。這就是為什麼要在一開始,就使用一致的做法來面對有問題的行為是如此的重要!


試想我們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是否也有如此的狀況,或許情節沒有作者舉例的那麼嚴重,但我們是不是也或多或少陷入如此的泥沼中?

有一次和一位朋友同行,在超市,她國小三四年級大的兒子跳進手推購物車中玩耍,龐大的身軀在車內搖晃著手推購物車往前移動,隨時都有可能撞到東西或傾倒。看到如此險象環生的景象,我這天生緊張的個性忍不住上前告誡小孩幾句,但看朋友一點也不以為意,只好遠離一些免得受到波及。不到十分鐘,我們聽到一聲慘叫,朋友的女兒被弟弟的手推車壓到了腳!當朋友看到女兒痛苦的哭叫時,她終於氣急敗壞的怒罵兒子,並且出手打他命令他下來。

舉這例子不在於說任何人的不是,主要的是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例子。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都會如此,但有時情境沒那麼明顯到讓我們能自我警惕,反而以為自己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。我的朋友先是以沒造成問題(他的兒子玩得起勁,沒造成她的負擔)而忽視了某些行為是不洽當的事實(應該立時制止),之後因為女兒的受傷(影響到她了)激怒了她,突然態度轉變怒罵兒子,令兒子錯愕。界線的標準模糊,造成孩子有機會取巧;而爆發時的怒氣,有時又似乎和所犯的錯不成比例,令孩子無所適從!

我們經常在生理或心理太累太忙的時候忽略了一些界線,忙著煮飯沒時間管教躺著看電視的小孩、在百貨公司迫於面子(大哭大鬧太丟臉了)或不想被打斷購物而忍受孩子的威脅。當我們的忍耐到了盡頭的時候,或許只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,都會讓它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失去耐性的吼叫或飆罵,無法讓孩子學到界線,只讓他們看到父母失控的情緒!

「忽視和爆發」的做法,教導孩子該堅持任何想要的東西,讓他學會十次裡有九次可以逍遙法外,只需要學習如何忍受唯一那一次父母的失控即可。這可是極佳的勝算,若你知道哪個股票有百分之九十的成功機會,肯定會急著去投資!
所以若要避免教導孩子這種功課,就要去面對這個問題,請身邊的朋友幫助你在為人父母的教養上能夠一致。這樣做會幫助你預備孩子過合乎現實的生活,讓他知道再努力嘗試也不可能樣樣事都順他的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讀者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