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

為孩子立界線讀書心得─ 該為孩子塑造怎樣的品格?(六)

在這世代中有許多人有宗教信仰,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。在這篇文章中我刻意避開了我是基督徒的身分,以一個尊重每個人信仰自由的前提來分析這本由二位心理學博士(基督徒)所寫的書。但不可否認的,若我要忠實引述書中的文字,或許會讓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心裡有疙瘩,但刻意的避開或竄改又是不尊重原作者的行為。所以想了很久(也拖了很久),我想出用以下方式呈現。

當然最主要的是,這是我看這本書的心得,而與網友分享的主要目的是共同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。我會以特殊顏色標出原著文字,佐以我個人所知,將基督教教義相關的內容,潤飾成一般大眾所能理解體會的文字表達,以求這書能對更多人有所助益!

超越自己(原文朝向卓越

每個人都必須回答自己一個最重要的問題—「上帝是誰?我,還是上帝?」這問題掌控人們生活的每個方向。

總覺得人應該有宗教信仰,即使沒有,至少也相信這世上有主宰、有神。

建基於上帝,使他們的存在有了方向和意義,得以超越生活、困難、自己的限制、所犯的錯,以及別人對他的得罪。人若不能超越今生的現實,觸摸到上帝的真實,人是極為有限的。


在我成長的過程跌跌撞撞,大概我是真真實實的體會到自己的不足、了解到自己的有限,願意謙卑面對神之後,一切才有了大轉變。由於我們夫妻倆都是基督徒,我們一直以神的教義為根基在教育小孩。沒有太強調宗教誡命,也沒有太多的術語,我們相信孩子將來有他們自己的選擇自由。而如今的我們想給他們的,只是一種相信,相信這世界有主宰(爸媽信耶穌)、人不是萬能但我們有依靠有盼望、我們願意按照神所提醒我們的話語去改進自己學習成為更好的人!

沒有這種超越感的人,最可悲的就是,別人和他來往時會很不愉快。因為這種人無法看到自己不是上帝,無法看到生活不是圍著他在轉,以致他只想到自己、以自我為中心在過日子,把別人看作「東西」而不是看作「人」。

這讓我想起許多被父母寵壞的小孩,他們以為世界繞著他轉,他的欲求是第一要務,無法忍受拒絕,完全不在意別人的感受。那社會新聞中砍欲分手女友十多刀的男孩,即使有拿香在廟裡拜拜,大概也是“命令”神明給他什麼好處吧!

其實重點不在於相信哪一種宗教,重點在於相信有神的“謙卑”、相信神會管教、知道自己不是神。作為父母、爺爺奶奶(隔代教育)的家長,應該放下一味寵愛的教養模式,為了孩子的將來,讓孩子能懂得尊重別人、關心別人,相信孩子將來的路會走得更順遂!

「超越自己」的意思就是,能夠超越自己的存在,重視別人的存在。

有能力超越自己的人,能夠跳脫出只在意自己的窟柩,他們認為擁有美德比自己的及時行樂更重要。他們願意為更高的美德、價值、某個人,或重要之人(非本身),暫緩或放棄即將得到的酬謝。

他們認知生命比自己還大,就有更大的承擔力在任何特定的時刻來滿足生活的需求。謙卑使他們大過本來的自己,驕傲帶來毀滅,謙卑卻帶來真正的榮耀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讀者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