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

循序漸進

常有朋友問我,為何我的兩個孩子學業成績那麼好卻又能每天都開開心心的,真誠待人、善良又有禮貌?對於這種摸不著頭緒的問話,我通常會愣住傻笑,不知該如何回答。然後,在我的心裡細細的思量著,到底是甚麼原因讓我的孩子能如此健康快樂的長大!

我們夫妻倆所信仰的基督教佔了極大的影響。我們試著按照神所教導的,以身作則來教導我們的子女,讓他們知道不論是待人處事或是面臨利益試探時,不論是他人看到與否,我們都應該本著愛神、愛人的心來做事。有了這道德上的準則之後,孩子的行為處事就能有所依循而不逾矩。
我必須先誠實的承認,我們也只是平凡的父母,當然也期待著孩子能有好表現。但是和其他望子成龍的父母最大的不同在於,我們很清楚的知道孩子學業成績或是才藝表現,都比不上好品格的重要。我們不在意孩子是否第一名,或是將來能否賺大錢,在我們心中和眼下,是否有愛心、懂得負責任、能夠自主、主動、誠實,比考試的成績都來得重要!


雖然老公是留美航空工程博士,但我的學歷並不高(只有三專家政畢業)。因為學過了一些兒童心理、兒童發展、幼兒教育,我對於教育自己的小孩,自有我一套理論和方法。

我很怕聽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】這句話,說這話的通常是幼兒才藝班的老闆或老師,偶而有些所謂的教育專家也會這麼強調,再來就是一些望子成龍成鳳的父母了!身為父母的我,當然了解【望子成龍】的期待或多或少都在我們這些父母的心中攪弄著。但是要如何拿捏期待的分寸,才不至於在孩子身上形成所謂的壓力,是每個愛子女的父母該去深思的!

從身邊的許多例子發覺,父母對於子女在學業、才藝表現上的期望值,或多或少都和在尋求一種補償式的滿足感有關。因為自己沒能做到的,期待孩子幫忙完成,藉此彌補自己的缺憾。
學歷不高的父母,靠著勤奮致富。之後呢?他們不會以自己的成功為榮,他們想到了自己的缺憾(有錢卻沒學歷),轉身要求子女得到他們所沒有的高學歷。幼兒美語、公文數學、補習班,只要是他們認為孩子需要的,就無條件供應,卻忘了,孩子是否能承擔或適應這樣的揠苗助長。從小就羨慕班上會彈鋼琴的同學,等自己生了個女兒,開始計畫著她學鋼琴的時間表,完全忽略了孩子是否真希望學鋼琴。舞蹈、繪畫、甚至選美,有多少父母陷入了這樣的期待中而不自知?

再來就是談到我們如何教養小孩,這我就必須從他們嬰幼兒時談起了。

在面對孩子的養育上我喜歡按步就班、循序漸進。從他們在嬰兒時期的睡眠管理、副食品的餵食、大小便訓練,甚至是單獨睡覺,我從不急躁,一切都按照孩子的成熟度來決定訓練的時機。
舉個小例子:女兒一出生雖然和我們同房,卻是放在嬰兒床睡(堅持小兒科醫師建議的,對餵母奶的我而言很辛苦)。等她能爬能站立之後,在我們雙人床對面,買了一個Futon床墊給她(比一般彈簧床墊低一些),底下鋪滿了拼字地板,讓她即使翻下床也不會受傷。等快有弟弟時,為了讓她覺得自己長大了,我們在床墊下加上了Futon床架。而當弟弟也開始要使用Futon時,我們就買一張彈簧床給她,讓她和弟弟擁有自己的可愛房間(當然是有特別裝飾了一些他們喜愛的卡通圖案)。
我從來不會沒給他們適應和學習的機會或時間,就貿然的為孩子的成長亂定時間表。所以,我從沒為兩個孩子【噓】過一次尿(噓尿容易造成孩子排斥不舒適的情緒和感受),但是他們卻能在18個月時(書上說此時孩子的膀胱括約肌大致成熟的時間),只花不到一星期時間就完成小便的訓練不再使用尿布。也因為我不躁進式的等待著他們的成熟,這兩個孩子大小便的訓練一點也沒給她們帶來任何陰影,幾乎沒有尿床的經驗!

養育是如此,教育也是如此,我從不為孩子追求資優生這個名詞。
因為還懂一些教育相關的議題,我很清楚知道台灣的資優教育有時造就了一堆假資優生。有心的父母早早就將孩子送資優生補習班補習,或是安親班早在寒暑假就開始了下個學期的課程。這樣提前學習的孩子,雖然比一般孩子在考試答題上佔了極大的優勢,但是容易養成上課不專心聽講或是沒有自行整理課業重點的能力。即使是真正的資優跳級,他人生該去面對和學習的功課和能力,不會因為跳級就能免去。跳過了那些必經階段,錯過了和自己同齡同學的相處學習的機會,等到出差錯時想再回頭都是不可能的!

幼兒園,我讓孩子盡情玩耍,不用先學拿筆,不用在家惡補注音符號(幼兒園只是象徵性的教他們認識ㄅㄆㄇㄈ)。小學時,建構式數學弄得我迷迷糊糊,就跟著女兒一起慢慢學習。沒事前教他們課業,沒讓他們補過一天習,兩個孩子的課業成績依舊名列前茅。即使考試考差了,我也不責備,因為我一直告訴他們一個觀念:答案做錯了,沒關係。這是讓我們能知道自己在這部分有錯誤觀念的大好機會,正好可以藉此機會改正,下次就能更清楚了!

有人說我的孩子因為是美國籍的所以英文很好,我聽了啞然失笑!殊不知我女兒在她二歲六個月就回台灣了,當時的她根本還不會說話,更何況那四個月就回到台灣的兒子了。
在英文的學習上,做父母的我們沒為他們鋪甚麼路,我唯一做的事情是,當他們想看錄影帶時只要是迪士尼的就轉成英文發音,讓他們習慣英文的聲調和不恐懼英文。國小按照學校的課程學英文,國中時,如果有文法上的疑問,我就翻文法書和他們一起找答案。
沒上過美語補習班,沒自動自發看英文小說讀物(女兒的興趣在畫畫,兒子則是能寫完功課就已是萬幸)的他們,英文程度是沒法子和報上一些英語資優生相比。但這也沒啥大不了,老公常說:「人不可能是全才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,只要孩子能找到他們的興趣去發展,不一定要要求他們樣樣專精!」。說的也是,語文是一種工具,只要懂得如何運用它們去學習一些新知識,誰說一定要如語言學家般的專研呢!

那孩子興趣的培養呢?
這點我非常感謝和認同我母親的智慧。她在我們小的時候,讓我們能自由選擇自己的興趣和學習,從不強迫我們。記得國小時,我學過舞蹈、珠算、聲樂、美術(都是我開口說要學的),有些學不到幾個月就自行放棄,有些卻影響了我一輩子。媽媽省吃儉用存錢讓我們學才藝,卻不因此而逼迫我們,讓我們在學習中找尋自己的興趣,因此造就了我們四個姊妹多才多藝的特性(但也沒太專精就是了)。
相同的,在面對兩個孩子學才藝這件事情上,我也是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。女兒從小就愛塗鴉,我買一疊疊的影印紙和無毒畫筆讓她無限量亂畫。麥克筆、彩色鉛筆、粉彩筆、水彩,在她還學齡前時就已經在玩這些不同的素材了。當然我沒教過她畫畫,也沒讓她去學畫畫,我只希望她能開心的玩,無須擔心畫得對不對。
我自己是學過畫畫的人,所以我知道,畫畫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,但是對畫畫的那股熱情和源源不絕的創意是學不來的。我一直相信,快樂的玩是學習才藝的一個重要方法,兒童過早接觸成人的繪畫技巧或是過於成熟的畫風,是會侷限住孩童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!

女兒要求學鋼琴,我們讓她學到了國一才停止(她自己要求)。學書法,是我建議她試試學習使用毛筆,國小畢業後也停止了。相較於姊姊,兒子學得就多了。他也要求學鋼琴,半年多後,被有良心的老師勸退了。接下來要求學兒童畫,原先十分反對的我,在老公勸說下答應了他,卻看到美術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個草稿要學生學著畫的差勁教學方法。熬了一個學期,這兒子又要換成學素描,明知這兒子沒繪畫天分的我,也只好硬著頭皮讓他去試一試。之後看到姊姊學書法,他也想學,一個學期後,老師暗示我不要再浪費學費了!

對於兒子沒有藝術的天份,我一點也不難過。這兩個我親手帶大的孩子,他們的優缺點、性格特質和天賦其實我都了然於心。不想強求甚麼,但願意支持他去探索自己,是我從我母親那裏學習而來的。因為我相信,人需要從各式各樣的探索中了解自己,為自己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。

所以說,我的孩子並不是優秀的資優天才,也沒有令人稱羨的特殊才藝。雖然有個博士老爸,並不代表他們將來在求學上也能一路順遂。那麼為什麼他們讓人印象深刻呢?我想主要的原因是,不論在身體和心理上他們很健康的成長著。在我們循序漸進的養育之下,他們能沒有壓力的快樂學習,散發著自信和喜樂,這正是最最寶貴的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讀者留言